中国抗疫简史全文免费阅读 中国抗疫简史中国抗疫简史小说最新章节

《中国抗疫简史》是作者张剑光创作的社会科学小说,故事很有深意,值得一看。《中国抗疫简史》精彩章节节选:唐太宗贞观初年,交州都督李寿因为贪冒被革职。唐太宗想派一个好一点的官员前去任职,朝中大臣大家都推荐瀛州刺史卢祖尚,说他才兼文武,廉平正直。于是将卢祖尚征召到京师。唐太宗对他说:“交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...

中国抗疫简史全文免费阅读 中国抗疫简史中国抗疫简史小说最新章节

>>中国抗疫简史小说全文阅读<<

中国抗疫简史精彩章节阅读

十国之一的前蜀国王王建,在永平(911—916年)末年“得一疾昏瞀”。至光天元年(918年)五月,病情加剧。王建得的是慢性菌痢,即反复发作而且迁延不愈的一种细菌性痢疾。得了这种病,腹痛、腹泻不止,或腹泻与便秘交替,大便间歇或经常带有粘液或脓血。患者一般因久痢而身体情况较差,有贫血、消瘦、乏力、食欲减退等体质虚弱症状,所以年已七十左右的王建会感到头脑发昏。得病以后,反复医治也不见好转。乙亥日,他召大臣进入其寝殿,说自己“遘此笃疾,药石勿救”,把皇太子托付给众大臣。至六月份,“帝夏病痢痛楚,日坐锦囊中”,疾病加重,腹痛难熬,七十二岁的王建再也支持不住了,竟病死于痢疾的折磨之下。

五代后唐明宗于长兴四年(933年)十一月染上伤寒病。明宗子秦王李从荣与枢密使朱弘昭、冯赟等前去探视,明宗病重得连人也辨不清。伤寒病重时,患者由于全身中毒,会精神恍惚,表情淡漠,反应迟钝,甚至出现昏睡、昏迷等症状。当时服侍他的王淑妃在他耳边说:“从荣和弘昭来看你了。”但明宗连一点反应也没有。李从荣等离开时,宫女们哭声四起,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明宗搬迁到雍和殿,已作好了办后事的准备。当天晚上,明宗脑子曾一度有所清醒,口中吐出一些东西,并小了一次便,病情似见好转,“六宫皆至,互相庆贺”,但这实际上是临死前的回光返照罢了。半夜里,御医给他服了药,病情有所稳定。

秦王李从荣出宫时,见明宗已连人也无法相认,并且他听到了宫女们的哭声,以为明宗已经驾崩,所以密谋带兵入宫抢夺皇位。不料操之过急,早晨即战败被杀。明宗闻知后,“气绝而苏者再,由是不豫有加”。这样病情日见加重,昏迷不醒,失去意识,九天后气绝身亡。

无情的疫病不会专挑身份低贱者感染,帝王、宰相的高贵金身并不能保证他们逃脱疫病的魔影笼罩。处在当时的卫生条件之下,得了疫病而大难不死的,实在要有幸运之神的光顾。

血吸虫病的传染途径在隋唐五代时期仍然没有认识清楚。人们已密切注意到这一疫病对人类的危害,但如何使人感染的,这一关键环节在古代的医学知识范围内仍是说不清、道不明。

编于唐朝初年的《隋书》,在其《食货志》中讲到了在新安、永嘉、遂安、鄱阳、九江、临州、庐陵、南康、宜春等郡有一种蛊的虫病,其实可能就是血吸虫病,这完全与后代发现血吸虫病的分布地区是相一致的。

唐朝笔记《朝野佥载》说:“江岭之间有飞蛊,他过来时,有声不见形,像鸟鸣一样,啾啾唧唧,但一飞到人的肚子里就会拉稀,而且里面有血,用医药都没办法救,一般十天左右就死掉了。”这里的飞蛊,肯定是血吸虫病,因为血吸虫病人得病后往往会出现腹泻、便血的症状,急性发作者一二月内会出现死亡,由于当时的医药还不能治愈此病,所以人们总是对其十分惧怕。对人是如何感染上蛊毒的,人们始终是带有疑问的,因而猜测性较浓,认为是蛊虫在空中飞来飞去,形容得有声有色。另外,说此病在“江岭之间”发生,与今天血吸虫病的发病地区相对应,是完全吻合的。

全文阅读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中国抗疫简史